词吧 词吧
huīshí

徽识

繁体徽識
  • 拼音huī shí
  • 注音ㄏㄨㄟ ㄕˊ

词语解释

⑴ 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,形似小旌旗。来源:8Ci.nEt

⑵ 泛指标志。

引证解释

⑴ 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,形似小旌旗。 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“司常掌九旗之物名,各有属以待国事” 汉 郑玄 注:“属谓徽识也。来源:词吧(wwW.8Ci.NEt)

《大传》谓之徽号。今城门僕射所被及亭长著絳衣,皆其旧象。”
贾公彦 疏:“‘属谓徽识也’者,谓在朝在军所用小旌,故以属言之。”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“扬徽者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徽识,制如旌旗,书其所任之官与姓名於上,被之於背,以备其死,知是谁之尸也。”

⑵ 泛指标志。

苏曼殊 《遯迹记》:“恶兽女体,头上插花,以为徽识。”
郭沫若 《十年建国增徽识·北京站》诗:“十年建国增徽识,七月工程树典型。” 来源:8Ci.nEt

其他解释

1.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﹐形似小旌旗。 2.泛指标志。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