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吧 词吧
shí

旅食

  • 拼音lǚ shí
  • 注音ㄌㄩˇ ㄕˊ

词语解释

⑴ 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。谓平民百姓的饮食。客居;寄食。来源:词吧(8cI.Net)

引证解释

⑴ 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。

《仪礼·燕礼》:“尊士旅食于门西。”
郑玄 注:“旅,众也。士众食,谓未得正禄,所谓庶人在官者也。”

⑵ 谓平民百姓的饮食。来源:词吧(8ci.NEt)

《晏子春秋·杂上一》:“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,不辞富贵;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,不恶贫贱。”
唐 白居易 《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》:“自布衣而佩服金紫,自旅食而庙饗祖考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投梅圣俞》诗:“薄游困京师,旅食止脱粟。”

⑶ 客居;寄食。来源:词吧(8Ci.nET)

南朝 齐 江孝嗣 《北戍琅琊城》诗:“薄暮苦羈愁,终朝伤旅食。”
唐 韩愈 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与汝俱少年,以为虽暂相别,终当久相与处,故捨汝而旅食京师,以求斗斛之禄。”
清 周亮工 《与高康生书》:“两尊人远在数千里外,妻孥復旅食 榕城。”

国语辞典

⑴ 古代尚未正式受禄的官员。

《仪礼·燕礼》:「士旅食者,立乎门西东上。」

⑵ 寄食他乡作客。有客处的意思。来源:词吧(Www.8Ci.neT)

宋·戴复古〈秋夜旅中〉诗:「旅食思乡味,砧声起客愁。」

其他解释

寄食;旅居:旅食京师。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